武医 不应遗失的瑰宝

正骨、推拿作为中医治疗的技法在民间广受好评,靠着专业技能开店治病者也不在少数,甚至每个小区都能看见招牌,简单如霓虹挂灯,专业如XX堂的“正规”字号。这些民间“高手”或者神医如何辨别真伪?而被人淡忘的“武医”和中医又到底是何关系?

本期嘉宾,我们邀请到中医名家李维德。作为非遗项目“李氏正骨及康复技法”传承人,李维德从事中医正骨推拿按摩工作30余年。通过他的所学与经历,为我们讲述“武医”的传承与发展。

李维德 从事中医正骨推拿按摩工作30余年,非遗项目“李氏正骨及康复技法”传承人。

1

武医是什么

“武医是中医的一种精神,也是中国人的一种精神。尚武的精神,自立的精神,包括正必胜邪的精神。”

想要了解武医,还要从我们中医的起源谈起。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史称“医书之祖”, 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传统医学巨著。他的作者是黄帝,黄帝是谁?他是个大将,是练武的。五帝中的另一位炎帝也是大将,他号神农氏,我们常说的神农尝百草故事,就是说他亲尝百草,发展用草药治病的方法,这两人都是习武出身。

到了战国时期,扁鹊和华佗也是练武之人,尤其是华佗,他创造的五禽戏是很多武功流派的基本功,他的功夫非常好,而且我们都众所周知,华佗时代中医就有外科手术了,可以说中医在当时是非常发达的。

后来武医延续到哪些领域?首先是在军队里的医疗体系里。过去冷兵器时代,训练、打仗经常会受伤,据此便产生了中医的一系列的治疗方法。在其他领域,像少林寺有少林寺的药局,武当派有武当派的药局……他们都有各自疗伤的药理和药方。其实这个道理很简单,练武的人受伤的几率最高,想成为高手就必须在受伤后先治伤再继续练才有机会提高,因此练武的人都具有很好医疗资源,最后能成为“大家”的也基本上具有武医兼备的素质。

李维德在为患者治疗颈椎疾病

我们常听说一句话,医不自医。人吃五谷杂粮,谁能无病。但反过来说,一个得了5年糖尿病的医生,给一个得2年糖尿病的病人开药,听起来是不是一件很可笑的事情?

中医讲究“正和邪”。一个人身体好,正气足,邪气就被正气所压制,也就利于病的治疗。从这个角度讲,想成为一个身心都健康的好医生,习武是一个重要的手段。

因此我认同武医,实际上是中医的一种精神,也是中国人的一种精神。尚武的精神,自立的精神,包括正必胜邪的精神。

2

武医的治疗体系与失落

“医生如果没有武术传承,很难把正骨做的非常好。”

传统的骨伤科治疗有功法、劲法、心法、手法和临床等五法。但是现在这五法现在只剩三法了。现在很多医生因没有武术传承,造成前面的功法和劲法都已缺失,导致传统五法仅剩三法,而仅用三法是很难把正骨做的非常好的。

举个例子,劲法是什么?劲法就是在正骨中力量运用恰到好处,精确到分毫,施劲的力度刚刚好让你的关节移动到正确的位置。如果没有习武的基础,就会出现手法不中看并且劲法不中用的结果。

踝关节整复

过去正骨的大夫都是要练功的。由于过去没有X光技术,骨折都要靠手摸,才能知道偏了几分,差了几毫,如果不练功手不灵敏根本无法准确摸到,而精准的治疗和复原就更无从谈起了。

胸椎整复

到了近代有了X光,有了CT技术,医学总体水平进步了,大家都去看片子了,医生也很容易把基本功荒废了。借助X光以后,我们做手法可以做的更准确,总体上是进步了,但单在手法这一点上是退步了。

3

医生习武的必要性

“中医的治疗方法不是我们上来就开中药,要先调整身体。”

《黄帝内经》里把中医的治疗方法分成了九类,静坐、站桩、动静结合、针灸、火罐、药膳、汤药、正骨/手术、祝由13科,这是中医的完整治疗体系。换句话说,中医的治疗方法不是上来就开中药的,要先调整身体。

以静坐为例,讲究的是浅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就是说你要想身体好,你得有一个好的状态,不要有过度的欲望,这个时候你的正气就按照正常的路线在运行,真气从之,真气听你的。心静则血清,也就说当人体处于非常安静的状态下,自身愈合能力就提高了。

另一个我们现在很少见到的治疗方式就是站桩,也是我们武术里的基本功,也是正骨的基本功。黄帝内经说:“ 提擎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你要牢牢地控制自己身体里阴阳的变化,要遵从整个社会的变化、气候的变化来调整身体。同时我站在这,呼吸氧气,慢慢的进行调整,调整的状态是什么?叫肌肉若一。就是好比我的肉是披在身上,披在我的骨头上,它随时可以动,它可以进入一个调整的状态,这个也是心静则血清的一个状态,站桩也需要入静,打坐也需要入静。

但是动静结合、中医手术、祝由13科等这些治疗方式已经看不到了。实际上,过去中医传承都是有功法的,都会学习医家功,即医生专习的武术。著名中医、我国第一位卫生部中医司司长、卫生部中医局局长吕炳奎先生,他的儿子吕佳葛练的就是医家功。我个人的医学技能和知识,也是跟随了6个老师学习而来的,包括了4个武术老师和2个正骨老师。

习武对于治疗有着极大的帮助

中医习武练的是对力量的控制,是保养性的,不是破坏性的。比如散打格斗偏于技击,对我们看病的帮助就不太大,习武的方向一定是为治病去修复身体来练的。当然技击也有帮助,但是一定不是以它为主。

4

武医只能看骨伤吗?

“所有的脏器都是通过细膜固定在骨骼上的,当你的骨骼出现弯曲,内脏会不会生病?”

脊柱是整个人体支撑骨骼框架的重要部分,脊柱出现问题可能导致人身体出现300多种疾病,我们把脊柱正好了,这300多种疾病的患病几率是否就小的多了?

有些疾病并不是内脏本身出现了问题,而大多是先出现骨架上的问题。从解剖学上说,我们的内脏器官都会通过内脏的细膜挂在脊柱上,固定在骨骼上,骨骼出现弯曲的内脏会不会生病?因此我们只有把它归到原位才能解决问题,这就是正骨的必要性。

准备为患者采用针灸治疗法

比如:真正的有心脏病的病人,心脏是不会持续疼痛的,疼痛时间只有三五分钟就过去了,如果出现这种情况,第一时间要到医院就诊。如果心脏疼痛持续不断,这种情况90%不是心脏问题,基本是胸椎错位的了,或者是筋膜有问题等一些骨科疾病,您可以根据情况自己甄别。

我爱人就是一个例子,她从小就特别爱学习,可是每次学习时间稍微长一些就头痛、头晕,她妈妈一直认为她是学习造成。我们结婚后有一天晚上闲聊,聊起头疼这个事,我说我给你看看,我一查发现其实是颈椎错位了,我帮她复位后到今天10年了,头没再没疼过。

5

武医技法的传承与发展

“保护的不只是这个项目本身,更是希望这样的技术、武医的文化能够有用武之地。”

今年李氏正骨已经正式成为了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刚才我们也谈到,中医很多治疗的理念、方法已经失传或者濒临失传,中医的发展需要保护,对申遗一事我本人是这么认为的,非遗保护的不只是这个项目本身,更是希望这样的技术、武医的文化能够有用武之地。

在捷克为患者治疗,体现中医价值,传扬中医文化

李氏正骨项目中包括了10个功法,所有跟我学正骨的学生都必须将这10个功法练完并达到预定要求,之后再经过临床磨练,才能成为好的大夫。

成为中医从习武开始 教授学员五禽戏

武医的发展确实受到方方面面的影响,这里有市场经营的客观因素,比如我看病人,通过打坐、站桩、练习八段锦可以治好疾病,但是如何定价收费呢?你在医院能看到这些治疗方法吗?医院里甚至连药膳也几乎消失了。

正骨推拿不只是治骨科病,也治很多内科病,但是现在内科病因为什么一直没开展起来?一方面缺少明确的收费标准,另一方面内科病实际治起来比骨科病要复杂的多,收费可能还比较低,时间长了研究的人也就少了,所以人们都以为正骨推拿只能治疗骨科疾病,这都是很现实的问题。

传授学生正骨手法

即使是正骨大夫,在医院里也越来越少见了。留下也仅是针灸、火罐、中药等,技法越传越少,如果我们再不去发展的话,很多技能基本上就消失了,所以我们这一代人有责任将这些中医精华更好地传承下去。

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一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可喜现象,在我的学生中除了业余爱好者,还有很多在职的医生,这是一个好趋势,更多的人学了中医,懂了正骨,等他们走上管理岗位的时候,他们对于中医的理解会更深刻,也更准确。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无论是业务管理、政策制定还是中医本身的医学发展,都会变的越来越好。

李维德

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从事中医正骨推拿按摩工作30余年。作为民间中医传承人,自幼随祖父学习中医及武术基本功,先后随【刘凤国】先生、【张立然】先生学习正骨按摩,随【王敏】先生、【戴玉山】先生学习陈氏太极拳;之后又拜意拳第三代传承人【王永忠】先生为师学习意拳,是意拳第四代传承人,之后又随正骨名家【赫寿延】先生的弟子【张顺】先生、【董景山】先生学习传统正骨手法;并跟随贾云青老师学习三皇炮捶功法及正骨手法,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三皇炮捶功法第九代传承人;后又先后跟从无痛正骨名家王文麟先生学习无痛正骨技术,跟从董安立先生学习美式整脊技术。

李氏正骨及康复技法

李氏正骨及康复技法被评选为2020年昌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

李氏正骨技法主要继承了正骨名家【赫寿岩】与【董景山】两代先师传授的中医传统正骨手法,三皇炮捶正骨劲法及意拳的整体定向定位发力,以及中医泰斗吕炳奎老师的手法特点等。

康复技法既有传承又有创新,技法借鉴了东汉末年华佗五禽戏,特别是继承了三皇炮捶拳的猿、熊、虎、甲、龙五行技法、山西戴氏形意拳“提腰拖带动功练气法”、意拳养生功法以及脊柱康复功法等多项养生康复技法,其主要以治养结合,具有“安全、无痛、无损伤”的特点。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