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去判断一本书是否值得一读?

本题已加入圆桌「 好书看得见 」,更多好书,欢迎关注>>>
关注者
6,494
被浏览
1,214,396

288 个回答

我的判断标准非常简单粗暴还很有效,要么按需分配,要么随机分配。我强烈建议你花5分钟时间看一下后面的干货分享。

我们现在就处于一个急躁求快的社会,每个人都可能撞上自己的焦虑期。比如你刚考上大学,可能会焦虑这整个大学期间不知道做什么。再比如大学毕业了,不知道去哪里工作,从事什么行业,这些都可以说是焦虑期。

往往这个时候,大家会选择去看书。那么问题就来了,每个人的时间都是有限的,在读书之前的选书就尤为重要。

所以,选书的时候我们应该如何去判断一本书是否值得一读呢?

1、真正的需求是具体的

我推荐的是以需求为原则来选书,自己需要什么就读什么书的道理,大家可能都知道,但是大部分人会碰到的麻烦是需求不明确。

比如我在公众号「作家潘大帅」留言里看到过这么一句话: 我想看一些心理学的书,能不能给我推荐几本?

其实本质上,这个不算从需求出发。因为我们不是专门学习心理学的学生或者专业人士,读心理学很难成为我们的需求。

而且如果你是准备读心理学或者已经是心理学专业的学生,你的导师和学长学姐肯定会告诉你一堆由浅入深,从经典到大众的书籍,这个时候你也不会有不知道读什么的困扰。

大部分像我们一样普通的阅读者,在选书之前一定要明确自己的需求。

简单地说,越具体的问题,越有可能是我们真正的需求

这就像一个销售去读一本讲编程的书,这只是好奇,而不是我们的真正的需求。比如我去看关于减肥养生的书,这是我的真需求,因为我在看完了书以后,可能在明天就能用上了,可以逐渐解决我的肥胖问题。

回到上面的心理学问题,当我们的情绪、沟通等等,碰上了麻烦,这个时候我们再去针对性挑一些心理学的书籍来看,这样才能找到我们的真需求

就好比我的好朋友教主就是一个暴躁老姐,你直接让她看《心理学》的教材,她第一反应就是跟我有什么关系,我为什么要看,结果就是不想看。

这个时候我就找准了她的一个需求,她经常在上课的时候,会因为一点小事产生情绪波动,结果不仅自己气到了,还影响了文章更新。

所以最后我推荐了一本《钝感力》,跟她说这本书可以让你不再为鸡毛蒜皮的小事而抓狂。

那她就觉得挺有道理,然后就去看了。

我再举个例子,有些小伙伴会问我,哪些文案书比较好?

同样的,这需求不够具体,不够明确。

但是如果你问我,我想知道文案如何提炼卖点,读什么书?我想知道文案如何设下引导用户购买的钩子,读什么书?

这样的需求就是具体的,你一定是碰到了某些问题和疑惑,并且已经知道自己欠缺的部分是什么。

2、你只有两种需求

明确具体的需求是第一步,接下来我们还需要了解一下需求的分类,基本上只有两种:技能需求知识需求

  • 技能需求:比如职场用书,沟通技能,设计技能等等。还有生活用书,清洁技能,收纳技能等等。
  • 知识需求:理论和概念书籍,同时也包括科普历史,人物传记这些。

平时我们经常会从技能需求来读书,那么要注意用知识需求来扩宽你的视野,也就是迭代自己的知识体系

同理,如果平时以纯理论的书籍为主,那我们就需要切换技能需求的书籍,来进行迭代

比如说,你是一名文案,平时读的大部分是营销类的书,法兰奇、奥格威你都知根知底了。那么这个阶段你可以换着看一些心理学或者科普的书,比如罗杰·霍克的《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或者是《费马大定理》,这些书会有不少知识点可以锤炼你的知识体系,进行迭代更新。

为什么我们要经常迭代自己的知识体系?

有句话叫小步快跑,快速迭代

举个例子,这篇文章的初稿很烂,但是通过不断地反复修改,优化初稿到2.0版本,甚至是10.0版本,到了这个时候,这篇文章肯定是会变得越来越好。

时间分配的话,我建议是用80%的精力和时间看你需要的书,剩下的用来看一些让自己拓宽知识边界,提高视野格局的书。就算是真的很难看,不喜欢看,也要坚持看下去。

3、不知道自己的需求,但就是想找书看,怎么办?

上面说的都是已经知道自己需求的办法,后续的步骤我在另外一篇文章《有些人一个月也读不完一本书,为什么还会屯书》中已经写过了,就不重复了。

那还有的朋友可能还不知道自己的需求到底是什么。

这个也有办法,其实很多人都好奇,为什么我总是会知道很多不同领域的书籍,其实很简单,选书的方法就注定我看的书会很杂。

我之前迷茫的时候,只做了一件事情,不纠结到底先看什么书,而是要相信开卷有益,不管什么书都可以先看看

这个概念来源于《渑水燕谈录》:

宋太宗日阅《御览》三卷,因事有缺,暇日追补之。尝曰:“开卷有益,朕不以为劳也。”

宋朝初年有一本百科全书《太平御览》,当时的宋太宗规定自己每天看2-3卷,大臣们担心皇帝身体,就去劝告他少看些,也不用每天都看啊。宋太宗的回答是:“多看点书总是有好处的,我觉得并不累。”

然后我再介绍一个数学中的公式,叫做贝叶斯定理。这个定理在检测吸毒者上使用极为有效,具体的实验大家可以去搜索一下,我就不多说了,篇幅太长。

虽然它是一个数学公式,但是数学其实也是一种思考方式

我想通过贝叶斯定理分享的方法就是先行动起来

当信息不足的时候,也就是我们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书的时候。首先你可以选择就不去找,这没有问题,但是如果你不去发现的话,你就没有机会进步。

贝叶斯定理给我们的启发就是大胆去假设,不断地论证,然后利用获得的反馈信息,不断修正你最早的假设,从而快速迭代

用在选书上,就是我们可以随机找一个本书去看,也不用管是什么类型。先看完一本再接着看第二本,直到看到一本你觉得对自己启发特别大的书,再从这本书中尝试获取新的书籍,然后接着看下去。

也就是每看一本书,你就要自己做一次微调,不好就换一本书,指不定哪一天,你就会找到一本开启自己心智的书籍。

今天分享的选书指南非常简单,要么按需分配,要么随机分配

码字不易,费时费心,如果文章对你有帮助或启发,麻烦花1秒钟点个赞。谢谢你。:)

答主:作家潘大帅,我的推荐书单平均收藏都在4倍赞同以上,想要一键收藏,不妨关注我的公众号「作家潘大帅」,我把所有书单集中做了分类明确的目录(在菜单栏「书单库」)。

————————

微信公号搜索:作家潘大帅,书单丨阅读丨方法丨思考。

回复「书单」,获得一份我精心挑选并且持续更新优质书单

感谢你的支持!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章鱼读书」,回复「书单」,查看更多领域的推荐书单。)

这个世界上,有超过 99.9% 的书,都是不值得去读的。

你可能觉得太夸张了,别着急,我给你算一笔账。

根据国家新闻出版署的报告,2017 年,全国出版的新书超过 25 万种。

怎么叫「种」呢,一套十册也算一种,但是我们姑且就算一种一本吧。对于一个普通人,一年可以读多少本书呢?

有人一年读两本书,有人一年读二十本,我现在成为了一个自由职业者,几乎所有的时间都用在读书和写公众号,粗略估计,一年读书也就在两百本。

这还是因为我的公众号主要给大家推荐值得阅读的好书,所以我才更有动力去读。

我知道,单纯谈每年阅读多少本书,其实是很粗暴的。但是我们只是为了方便算这么一笔账,就算一年能读下 250 本书吧,和那 25 万种相比,也只是 0.1% 啊。

这还仅仅是每年的新书。

当然,你也可以选择就是天天读书,把所有的时间用来读书,每年读 1000 本也不是没有可能,对我个人来说,我并不觉得这样的生活有什么不好。可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阅读毕竟还只是人生的一部分,我们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学习,去工作,去生活。

所以,开头那句话应该这么说:这个世界上,有超过 99.9% 的书,也许值得读,也许不值得读,但是对不起,我们真的没有时间去读。


这就像一顿自助餐,肚子就这么大,能吃的有那么多,怎么办?

三个建议:挑必须要吃的,挑自己爱吃的,挑看起来好吃的。


先说第一点,挑必须要吃的。

我们常说书籍是「精神食粮」,其实很多读书的道理,就和吃饭差不多。

我们如何决定自己要吃什么?首要的是看身体需要什么。自己的口味,别人的推荐,都要往后排,先照顾好自己的身体。

想增肌就得补充蛋白质。

想提高免疫力就得补充维生素C。

像我这样的胖子,就只配和小白兔共享一种伙食标准。

读书也是一样,阅读的领域,首先要契合人生的大方向。

你最希望了解的领域,你最希望掌握的技能,你最希望解决的问题,由此作为你的方向,去选择阅读的领域。

如果阅读和你的工作、生活、学习分得太开,是不好的。

有人会说,缺啥学啥,这会不会太功利了?

问题在于,阅读是一件投入很多,收益又很慢的事,如果再和我们的日常分得太开,很难有人能坚持下来。

更何况,我们培养一种习惯,往往是从功利的角度入手,坚持的时间长了,就催发出非功利的动因了。

比如跑步,绝大多数人开始跑步,都是拿到自己体检报告的第二天,你说功利不功利?但是跑着跑着,不还跑出信仰了么?


还有一点提醒大家,就是有的人不甘于缺哪补哪,而是希望一步到位。

总有人告诉我说,他读书是为了寻求一种智慧。

然后去读王阳明,去读身心灵,去读厚黑学。

其实一问到底人生碰到了啥问题,就是 PPT 做不明白,至于麻烦人家王阳明老先生么?


在我目前的阅读中,最接近于大家想象中那个智慧的描述,出自于查理·芒格的《穷查理宝典》。

而查理·芒格恰恰强调的是要尽量多地掌握各个学科的思维模型,将这些思维模型组合起来使用,当你的思维模型积累的越多,才越能看清这个世界。

所以,警惕想要借助一本书或是一套书,就能获得人生终极智慧的想法。

我给这样的想法起了个名字,叫做「仙丹式阅读」。

人间没有仙丹,天天琢磨吃仙丹的,最后都不怎样,一口一口吃米饭面条,才真的让我们有动力往前走。


再说第二点,挑自己爱吃的。

其实每个人读书的时候,都会面临一种矛盾:

时间有限,能读的书有限,读书是要专注于解决眼前的苟且,还是要帮助我们探索诗和远方?

答案当然是,都要。

不过这中间有个比例的问题。

不同的书,就像不同的地方,一类书就像是超市、饭馆、健身房,我们去那里有很确定的目标,我们也知道自己能从那里获得什么。

另一类书就像是街心公园、三亚、巴黎,你也说不上来你到底去哪里是为了什么,但是你知道心里有个声音告诉你,你就想去。

你有可能在三亚的海边想通了人生的大问题,你也有可能在巴黎的街头遇见了今生的挚爱,但是也有可能你去转了一圈,觉得没劲,就回来了。

这一类书也是这样,我们需要的就是丰富我们的体验,并且期待不一样的可能性。

那么这中间怎么分配呢?我的建议,就想象一下,理想状态下,你希望一年里有百分之多少的时间是在旅行?比如对于我,可能是一年中最多三个月,也就是四分之一。

那么,就大致按照这样的比例,去阅读「诗和远方」类的书籍,你所阅读的所有书中,「诗和远方」类就占四分之一。

这一类书,就全凭自己的喜好,这就像旅行一样,喜欢阳光沙滩,就别硬让自己往哈尔滨跑。


最后说第三点,挑看起来好吃的。

前两条聊的都是领域,都是类别。

因为我们的大问题是时间有限,书太多,所以,要先确定阅读的领域,在我看来更重要一些。

那么面对具体的书,怎么判断这本书是否值得一读呢?

推荐一种方法,帮助你利用15分钟的时间,就能大致了解一本书。

这个方法脱胎于著名的阅读指导书《如何阅读一本书》中的「检视阅读」法,分成六步

  1. 先看书名,有序言看序言
  2. 研究一下目录,了解书的结构
  3. 如果书中有索引,也要检阅一下
  4. 读一下出版者的介绍
  5. 挑一个和主题有关的篇章看一看
  6. 最后一步,东翻翻西翻翻,随意浏览一下。

这些读完,你需要回答一些问题,我建议你最好能写下来,不用紧张,不会让你写一篇书评,两张便利贴就可以搞定。

类型:这是一本什么类型的书?起码对于你来说,这是一本致用类的书,还是一本「诗和远方」类的书?

主题:用一句话简单描述,这本书最主要的内容是什么?

作者:作者的哪些特质,使得他有资格去写这个主题?

结构:这本书的结果是怎样的?

(结构这一点不必纠结,如果能看出来就写,如果看不出来,就写「看不出来结构」)

读者:你为什么要读这本书,这本书与你有什么关联?

优先级:你是现在就必须读,还是等到研究这个领域时再优先读,还是有空闲时间再读?

其他吸引你的点:比如这本书来自你喜欢的出版社,这本书是你很佩服的人推荐的,这本书的装帧很美丽。

为什么要回答这些问题?因为这些都是你值得去读这本书的理由。你为自己收集的理由越多,这本书当然就越值得去阅读。


我们这个时代,随着书越来越多,「好书」的定义,也变得越来越个性化,也许对于我来说,足以安身立命的知识,对于你来说,一点都不需要了解,反之亦然。

所以,如果泛泛而谈好书,很难,不可能找到一个 1000 本书以内的书单,说这个世界上的所有人,只要读完这 1000 本书,就能解决人生中的任何问题。

每个人的「好书」,每个人值得阅读的书,都会不太一样。

我们只有在阅读这件事上,变得更主动,更有主见,才能真正从书中收益更多。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章鱼读书」,查看更多文章。

回复「书单」,给你看我的精选书单

回复「读书」,给你看我的高效读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