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贸中心的钢制遗骸上竖立着美国国旗
一、911数字档案馆概况
9.11数字档案馆的首页
用户可以浏览馆藏中9.11的故事、图像、电子邮件、文档和音频,可以在馆藏中检索自己想要的内容。9.11数字档案馆鼓励用户讲述自己的故事,将图像、音频等数字文件上传存档。
9.11数字档案馆的页面设计简洁大方,以灰色作为主调,与9.11沉重基调相契合。首页除了网站简介,还有精选集,包括9.11之声(2002年和2003年录制的亲历者口述视频)、Michael Ragsdale公共材料收藏(纽约市的视频制作人迈克尔·拉格斯代尔收集的海报、信件、卡片、小册子、活动计划、新闻稿和公告等。)以及“这里是纽约”照片集。点击每个专题,即可看到对应集合下的内容。
9.11数字档案馆主页的精选系列
9.11之声
9.11之声为亲历者讲述当年发生的灾难提供了一个平台。参与者在私人摄影棚里可以开始和停止自己的录制,以自由的方式发言。创作团队重视视频的个体表达和真实性,因此在录制过程中不会对参与者的发言进行限制,不对录音进行编辑或更改。2011年,整个系列在网上发布,所有人都可以通过9.11数字档案馆进行观看。观看者还可以通过搜索工具寻找感兴趣的视频。
9.11之声的页面
Michael Ragsdale收藏的公共材料
纽约市的视频制作人迈克尔·拉格斯代尔(Michael Ragsdale)从2001年9月11日至2002年9月15日几乎每天都在城市的街道上收集海报、信件、卡片、小册子,活动计划、新闻稿和公告。这个专题下收集了上千相关资料。收藏范围广,规模大,具有多样性,从多个角度反映了当时社会公众对9.11事件的反应,体现出不同群体的想法和诉求。
Michael Ragsdale所收藏材料的展示首页
Michael Ragsdale收藏的活动公告
“这里是纽约”照片集
该专题收集了很多9.11事件的相关图片,为人们提供一种新的审视历史的方式。点击每张图片后,可查看照片的简介。作为电子档案,每张照片的部分元数据也会出现在页面上。
一名妇女带着小儿子来到海
滨长廊观看该地的纪念馆
照片下方的元数据
民众对对警察、消防部门的工作表示肯定
除了精选专题,9.11数字档案馆的一级类目包括事项(Items)、馆藏(Collections)、相关(About)、新闻(News)、9.11常见问题解答、合作伙伴(Partners)、项目团队(Staff)。
在事项(Items)栏目下,用户可以浏览许多关于9.11的故事、照片、口述音频、电子邮件、公告、新闻片段等内容。 形式丰富的档案以多元化方式保留了公众与社会的集体记忆,也为利用者了解那段历史提供了新颖多样的视角。
比如该栏目下的一篇新闻文章,“Security Warnings Went Unheeded”(安全警告未引起警觉)讨论了布莱恩·沙利文(Brian Sullivan)在2001年9月11日袭击事件发生之前试图在机场采取安全措施的多种方式如加强人员安全系统的监控。沙利文(Sullivan)是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前特工,2001年初与当地电视台工作人员一起揭露了洛根机场(Logan Airport)的安全漏洞。不幸的是,沙利文(Sullivan)的工作并未引起重视。2001年8月,他致函约翰·克里(John Kerry)参议员,表达了他的担忧。克里要求交通运输部监察长进行调查。三个星期后, 9月11日,发生了恐怖袭击。
馆藏文章截图
在馆藏(Collections)的栏目下,有一个9.11数字档案馆在线用户贡献(Online User Contributions to September 11 Digital Archive Project)专题,对在线用户上传的档案资料进行了归纳总结,包括数字动画、互动小游戏、采访、照片、用户创作的艺术品等。
9.11数字档案馆在线用户的贡献
二、9.11公众记忆的多维建构
建设数字档案分享空间
9.11袭击事件发生后,全世界的媒体都对这一事件进行了铺天盖地的报道。主流媒体机构,如纽约时报和CNN,都做了很多工作,提供即时和深入的信息。关于袭击事件和亲历者的报道非常多。然而,有学者反思,是不是还有一些群体和观点我们没有注意到呢?9.11事件对整个美国社会都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很多“普通人”当时未必在大楼的附近,但是其生活却深受此事影响。有没有数字媒体去记录他们、聆听他们的声音呢?他们同样是这一起事件广义上的见证者和亲历者,如果没有保存他们的记忆,那么对于9.11事件记忆的保存和研究,终将缺少一个重要的部分。
“Our initial goal was to quickly get online a free public space for people to contribute their stories and to allow them to deposit the rich array of digital evidence that they had created personally or received electronically, all of which would help future
historians document what ordinary people saw and experienced on and immediately after September 11......”(Stephen Brier Joshua Brown 9.11数字档案馆创始团队成员)
9.11数字档案馆创始团队的初心,是搭建一个公共空间,让公众可以分享他们的故事、与9.11有关的资料,展现9.11对他们生活和信仰所产生的影响。
The moment of silence:沉默的时刻
另一方面,9.11数字档案馆为公众提供了 存放大量数字档案的空间。9.11事件发生前后以及整个过程,均生成了大量相关图像、音频等形式的记录,公众占了创作者最大的比例。还有一些人为了寻找失踪的亲人,人们在各地粘贴大量传单。同时大街小巷也出现了很多政治传单和组织传单。这些都是9.11事件的珍贵档案。尽管它们不是“天然的数字资源”,也可以通过扫描上传的方式,保存在数字档案馆的数据库中。
2011年1月的9.11数字档案馆主页
多方构建覆盖社会各层级的记忆
公众是社会记忆建构的主体。但是在数字实践过程中,由于数字不平等的存在,一部分人的声音可能会被湮没。最初提交到数字档案馆的资料存在群体和阶级倾向,大多来源于白人和中产阶级。仅靠在线收集公众档案难以保证档案的全面性和社会记忆的广度。为了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