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
06
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梁启超
07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李商隐
08
羡子年少正得路,有如扶桑初日升。
——欧阳修
09
愿你自己有充分的忍耐去担当,有充分单纯的心去信仰。请你相信:无论如何,生活是合理的。
——里尔克

人民日报笔下的青年力量
01
青年者,人生之华也。
一代代青年在心系家国、无畏向前的奋斗中,回答着“青年何谓”“青春何为”的人生考题。从百余年前,一批批有志青年以舍生忘死的呐喊,推动暮霭沉沉的中国步入“觉醒年代”;到今天,新时代青年满怀“可以平视这个世界”的自信,与时代共同成长……无数青年以青春的力量、青春的创造,推动中华民族勇毅前行,塑造青春中国最美的模样。
——《奋跃而上,激扬青春力量》
02
回溯既往,中国青年一代又一代接续奋斗、凯歌前行,用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中国、青春之民族。
青春无边,奋斗以成。
新时代新征程,广大青年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
——《让青春在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03
人生不是一场划定范围的考试,更没有关于未来的标准答案。
其实未来不在远方,赶路人脚下就是未来。抓住了当下,就是抓住了未来。
不要让任何人告诉你理想不可能实现,你要做的就是用自己的行动去创造自己的未来。青年犹如大地上茁壮成长的小树,总有一天会长成参天大树,撑起一片天。青年又如初升的朝阳,不断积聚着能量,总有一刻会把光和热洒满大地。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04
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接力跑,每一代人都要跑出好成绩。
——《争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05
青年的理想信念关乎国家未来。青年理想远大、信念坚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
理想信念是精神支柱,有了理想信念的加持,就能涵养“忠诚印寸心,浩然充两间”的高尚品格,就能唤醒“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的一面”的政治觉悟,就能激发“为国为民谋解放之革命事业”的使命担当,就能塑造“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强大定力,就能增进“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的深厚自信。
——《理想远大、信念坚定》

人物素材
1、郑云海:手下生花
2002年郑云海出生在浙江杭州,6岁时因为意外,导致听力神经断裂,只能靠戴助听器才能正常交流。虽然听力不佳,但郑云海喜欢用画笔描绘他看到的一切。家里日历反面的空白,都被他用水彩笔画满了一张又一张。
初三毕业,郑云海入读杭州第一技师学院中式烹饪专业。一次校园开放日,郑云海看到了用蔬菜雕刻的鸟、花,被深深吸引了,开始主攻食品雕刻方向。
他苦练基本功,雕刻一朵月季花,需要握刀的手法、下刀的深度和花瓣的层次感,更要不断尝试,从失败中总结经验。
他回忆说,“切到手是常有的事,那段时间,手上总是贴着创口贴。”
凭着坚持不懈的训练和扎实的基本功,郑云海逐渐成为领奖台上的常客。最终,在第十届国际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上,他一举拿下食品雕刻项目的冠军。
这届年轻人,正站在自己所热爱的世界里,闪闪发亮。他们担当起属于自己的责任,用点滴力量诠释“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2、姜雨荷:用技能实现人生梦想
姜雨荷来自河南南阳的农村,初中毕业后,由于缺乏知识和技能,她又进入河南化工技师学院继续求学,希望学习一门技术。
在这里,她攻读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加倍努力,参加学院集训,一路从省赛、国赛奔向世界技能大赛的舞台。
姜雨荷回忆,备赛时她会把一个动作重复上万遍,每天训练达十四五个小时;为了完成英文实验报告,她随身携带单词本,无论吃饭、睡觉、走路,都随时背诵。
在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中,她以优异成绩完成长达11页的英文实验报告,获得化学实验室技术项目金牌,实现我国该项目金牌“零”的突破。
如今,姜雨荷已成为学院最年轻的教师,她想让